Telegram Group Search
跟风看了 F1 中国大奖赛的直播,沙桐解说的声音太标志性了,一张口就把我的拉回和我爸一起看 F1 分站赛的记忆中,才意识到 F1 居然也曾经是我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上周因为全日空的见学活动邀请,在离关西机场一海之隔的和泉住了四天。还在机场里租了一辆 KCar(虽然我从酒店到机场坐南海线很方便)。

完全没预料的前提下沉浸式体验了四天【上午开车去机场、中午 711 干饭、晚上食堂解决、下班回酒店看 NHK、打 Switch】的沉浸式日本乡下肥宅生活。感觉生活幸福感甚至还比北京高了一点。

(当然能有这个结论的最主要原因是:这样生活成本是比北京更低的。
去年去富士山时租了一辆 Legacy GT(就是我今年在开的同款),然后回北京开傲虎时总是下意识左手去找档杆,并线看左侧。

这次来有经验了,特意提前在 Toyota Rent 预约了一辆电子档 K Car,结果现在自己下车经常忘记拉电子手刹🙃

(以及在东京/大阪都市圈内完全没必要租车,在岐阜或和泉这种乡下属于另一种极端,日常生活没车会很难受。
#gadget

最近收到了 EGIOZR 发布的便携式全功能数据线,长度不到 10cm,支持 240W 供电/40Gbps 数据传输,之所以这么短是因为可以直接以钥匙扣的方式收纳,包装里还送了一个快拆扣。

因为外出旅行往往设备带的超级多,会有一个专用的包管理线材,但外出取用反而变得麻烦了,这种短线就很适合临时相机/数据传输,或者是充电宝给手机供电这些应急场景🤣
新 iPad Pro 终于要来了吗😶
这次有幸被 ANA 邀请,在刚好赶上的樱花季前往大阪,虽然每天都和拉练一样走到腿报废(回来发现脚掌磨出来一堆水泡),但有机会抽一天出来在洒满樱花花瓣的伊丹街头走走拍拍,还是很难忘的记忆。
用 X2D 半年了,经常还是会因为一亿像素 CMOS 的高的可用性而惊叹。RAW 文件即使是 1/20、1/30 裁切处理往往都能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 X2D 出门我从来不带长焦镜头(其实是因为没有好用的长焦。
#碎碎念

四月《黑执事》第四季开播,距离第三季过去整整十年,距离我开始追这部剧已经过去十四年了。

十四年了,重复多少遍仍然有点难以置信,睽违十四年过去,还能看到 SID、小野大輔、坂本真綾、Aniplex、A1 Pictures 这些名字还在原本的位置上各司其职,真是太好了。

别说画风崩坏,只要这帮原班人马还在一起创作,就是端上来成品是一坨不明物,我都有信心微笑着吃下去。

十四年前和我一起追黑执事的人,现在又在哪里呢。
#gadget

用了一周几硕的 FlipGo 便携屏,因为太喜欢这个产品形态,把原本桌面上的两个显示器都给拆走了。

由于我主要的显示器还是 MacBook Pro Build in,所以这个额外的 FlipGo 充当的还是辅助屏幕的作用,用起来使用起来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最吸引我的一直是【将移动/日常多屏幕使用体验统一】这个前景。

最近一周的主要是在家使用,搭配 Displaylink 实现的这套分屏方案除了 Netflix 等流媒体服务、MacBook 从休眠中启动有时会出现屏幕布局 Bug,但在接受了这套概念后完全可以说这是我用过可操作性最高的显示器。

配件中有专用的桌面支架,但我选择的是搭配 VESA 支架 + 磁吸转接器固定显示器,即使我把下半部分显示器抬起一定角度方便观看,它也能稳定吸附;VESA 支架系统本身调整位置、高度、角度也很方便。

只是这款产品上手学习成本确实不低,比如 Displaylink 其实我之前都很少接触,上手熟悉之后,我更觉得这是一款完全跳脱出「便携显示器」框架的产品。
Telegram DC5 服务器一天炸两次,建议真心喜欢用 TG(如果真的有的话)的朋友已经可以着手迁移到 DC1 了。

目前已知的迁移方式只有重新注册账户、绑定美国地区手机号的方式实现。现有账户无法通过重新绑定号码的方式迁移。

但考虑到现在持有一个 +1 美国手机号的成本已经低至 6 元 / 月了,为了更稳定的 DC1 服务器成本也不高,而且手机号码的用处本身也比这一点成本高很多(
昨天我说 FlipGO 是一款可操作性很高的显示器,其实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可以根据心情快速(并且轻松)调整桌面布局”,今天我的显示器布局就变成这样了(

新鲜感是我工作中如同氧气一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上我是个会尝试通过换键盘来获取创作灵感的人,所以我真的会很中意这种自带一定探索属性、有很多自由调整空间的产品。
这两天看周鸿祎跳大神,一直隐隐觉得观感有点熟悉,但说不上来哪里出现过。

​直到今天看到一个评论:说他是科技区方舟子。
#golegacy

假期前最后一天工作日,抓紧给肥狮换了一套新胎新轮毂,观感上更接近 levorg 了😋
2024/05/01 00:22:37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