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Group Search
失眠,在想妈妈,没想到妈妈也没睡。更没想到十年前我挖空心思想要离开的那个家,如今却成了我心中最牵挂最想返航的港湾。
这两天跟我妈查看住院清单明细,深感你就算是亿万富翁,在医院长期住院,都能给你耗个口袋空空,成为百万负翁。

我妈交了五万五的住院押金,做手术之前,花费大概八千多。手术后,账单立马飙升到5.7W的状态。今天只给我爸主摄了一袋营养液和两瓶消炎点滴,傍晚账单直接到5.9W。现在还倒欠了医院4K多。瞠目结舌!不知道后面几天住院观察,会不会总住院费要到六七万。

2.5W的机器人手术费确定无法报销,以为这个数目是包干的。没想到账单里还有个肠癌根除费4K。这么算下这台机器人手术+手术中需使用的药品药具,至少花了40K。

为什么很多老人家都讳疾忌医。小病自己能忍则忍,大病他们根本不敢去医院看。因为他们怕去医院不死也要扒一层皮。这种流水账单比过山车还刺激。

亲历过我爸这场大病,我才发现,我根本没有这方面抗风险的实力。如果下次查到是我妈,真的是天塌了。有时候说人要自私一点,才能过的更快乐一点。后面才发现,我们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家庭永远是你绕不过的话题。

这次深感💰的重要性。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医院的账单明细,比法院的传票来的更惊心动魄一些。要学毛不易那首歌一样,《变有钱》。

过些日子,回SZ准备搏一搏了,再不攒点钱,我能预见自己人到40岁后会多悲惨了。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有钱啊?不是在旅游,就是在看演唱会。
礼貌求问:压力大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回血的呀?
六一节,庆祝我们成为一个实现了不少心愿的大人。
文秀想成为作家,于是在打工之余抽空都要去参加某位作家的讲座,为的就是能够靠近自己喜欢的作家,能够从中学到些什么,她得到的答案是:去爱,去受伤,去生活。然后她就去实践了。最后成功了。
发现了成功的秘诀:现在就下场实践。
我妈不在,今晚我一个人照顾我爸。的确是有点费劲。主要是我爸拔了尿管后,现在需要自己排尿。加上六七十岁的人多多少少有前列腺的问题,夜尿频多。可能一小时前上了厕所,然后以为他睡着了。没想到他突然叫我一下,说又要上厕所。

因为不是单人病房,是三人病房,频繁起夜开灯也是给别人带来了不便。我爸自己很难一个人支棱爬起来,我还要把别在病床左右两边的瘀血袋和组织液袋卸了,别在他衣服上,再小心翼翼把他扶起来,穿好拖鞋,搀扶着他去卫生间小便。如此反复,我自己自然是无法睡了。照顾老人的确有点磨人。所以很难想象我妈在我爸术后这一个礼拜怎么熬过来的(虽然我也就回家休息了一天,我妈总共陪护了二十天没回家)。

我妈一直觉得请护工180一天有点费钱。但是我是觉得人家也是挺上心的。前几天给你倒尿袋的尿,帮你翻身,还要帮你扶起来,练习走路复健。有时候陪你上厕所,给你擦洗屁股,甚至清洗你的隐私部位和身子。我爸面对女护工大姐是有点拉不下面子的,挺难为情。但是也没办法,只能像案板上的鱼,随意让人揉搓。我一开始也挺难为情的,当我需要给我爸大解后擦屁股,感觉怪怪的。

小时候父母给我们把屎把尿,现在我也人到中年,也不得不反哺父母了。这真的算是天理循环了。

现在病房里此起彼伏的鼾声,希望今晚我能睡个好觉吧😂 (虽然我也睡着了也打鼾💤
职场中可以有个性,但是不能任性,
屋檐下也好,胳膊大腿也好,棱角刺猬也好,
有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其实也不怎么对。
人总是要不断地在行为和认知之间自洽,方能自在,就算做不到不游刃有余,也能从容不迫
李诞说嗅觉是事实的波纹。深以为是。

2021年的时候谈了一段恋爱,对方住在我楼下3层,印象里我总是穿着拖鞋抱着酒,披着湿漉漉的头发,从消防走廊里一路滑下去。

真的是滑下去,拖鞋总是在和脚打架,心脏也和胸腔发生撞击。

乱死了。

但又很喜欢,因为对方很香。

第一次在密闭的空间里闻到那么丰富的味道,床单清洗液、助眠香薰,还有各色香水。香水真的是神奇的东西,你把它喷在手腕上,经过时间和汗液的发酵,它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尾调。如果再配上酒精和荷尔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爱人的味道。

可惜对方是个东百人,我把头埋在他胸口,说宝贝你好香。

哥们喝完酒嗓门大得离谱:啥玩应?

记忆里我们最后一次喝酒,喝到了凌晨四五点,杭州的天都被喝亮了,夏初的风闯过窗户和飘纱,把房间里的味道搅合的天翻地覆。

他喝得醉醺醺的问我,你说为什么天亮了就有风?

我嘿嘿一笑:可能是风吹开了云,天才亮了吧。

诗人,你真是个诗人。

我不置可否。

那是我沉迷各类香味的岁月,但可能我喜欢的那些味道,不过是事实的涟漪。

李诞说以前别人总夸某款红酒好,有苹果的香气,他腹诽你为何不直接啃苹果。后来才明白,葡萄酒的美好,在于它背后的历史流转和涉及的权力关系。扪心自问,人类有时就是喜欢这种事物的涟漪。

我们在涟漪中,才感到消遣。

我现在不喜欢复杂的香水了,只喜欢一两款能和我体温发生化学反应的固定香氛,再要么就是喜欢洗衣粉、青草、雨后、日晒的味道。

譬如今早,一个意气风发的男生骑着车从我面前呼啸而过,留下的背影和某款似曾相识的香水味道,而我只是下意识屏住了呼吸,第一次觉得这个味道如此令人讨厌。

年轻真好,爱与恨都那么鲜明,对味道的归属权的探讨大张旗鼓,我现在的确是个谨慎的中年人了。

但中年人有中年人的好,我现在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我喜欢钞票的味道。

崭新的,挺括的。
618除了买了些生活必须品还有日用消耗品比如内衣内裤之类的,其他都花在保健品上了。
果然人到中年,养生保健给自己花钱不眨眼啊
昨天身边爆了一个雷。

一个所谓地产+金融模式的公司老板卷款跑路,涉案金额5-6个亿。

100多位前地产总裁、总监、置业顾问被卷入,总裁人均1000W起,总经理、总监大概人均500W,置业顾问人均几十万,这些人带资入股(上班),很多用的是房产抵押贷。

我合伙人前两周还被叫去谈合作,他说听上去就是妥妥的庞氏骗局。

我震惊的是,那些地产总裁和总监,都是人精,怎么会被一个看上去有点傻傻的、不知道什么出身的小子给骗了呢。

和朋友讨论归纳了三个原因:1、地产崩盘后大量人失业后太缺机会了,赚惯了快钱他们觉得赚钱就是这么简单;2、人在群体中智商会严重降低(乌合之众中很重要的观点);3、他们以为自己是镰刀,没想到鼓声未落,自己就成了韭菜。

里边面熟的人不少,虽说博傻者回归均值,害人者咎由自取,但还是很唏嘘,好多人经此劫翻身很难。

想警告自己的是,在人群中永远保持独立思考。
这两天忽然发现,普通人单纯靠工作很难实现财务自由

在成都,月薪一万+,其实已经优于大多数人
但是一算下来,一年不到20w
而小红书上早就起底40、50w
emmm魔幻的世界
这钱到底谁赚走了啊

所以进一步加深了我不会找工作打工的决心
累死也就那样😅
早上被队友谈话一小时说最近太不关心他,心思都在自己的娃和别人的娃。。起因是他换了一个眼镜,快一个月了我都没发现,但据说他宝贝闺女第一天就发现了,还隔三差五就夸他新眼镜好看。。

说真的俩眼镜我看半天,除了一个是 Lindberg 之外,只有眼镜腿金属色的微妙差别。。问题来了:娃是怎么发现的呢!
想问:只要是夫妻都会这样吗?我这样是不是废了?这是爱?还是阴影隔阂?

自从与伴侣结婚半年后,都说婚后有磨合期(我暂时选择相信),融洽的时候恩爱有加,有分歧争吵的时候就怀疑自己或者她选错对方了。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出行与宅家会担心她生气发脾气,做事与不做事又都会担心她会因为我做了而不高兴,即使知道她的初衷都是为了我和这个家,只是要按照她的想法要求来(这多少也和她强势一点有关)而我也只是正常生活操作,却变得畏手畏脚了,变得没有那么释然去处理事情,都会去考虑我这样做了,她会怎么想,她会不会发脾气(她脾气比一般女孩子会火爆很多)

不知如何处理接下去的两人生活

我是个男的啊!
我感觉我有点阳痿了
多年前朋友赠送,材质不知,不贵。
请问这玩意儿能不能盘出来,如果能我就磨磨手中老茧,如不能,当个桌上摆件。
今天学羽毛球
我跑了十分钟已经跑不动了
教练说你不是医生吗 体力应该很好啊
我说可是我不用拿刀追着病人跑呀
喘气
中午和朋友吃饭,她找我说了一件已婚人的烦心事。
起因是最近她婆婆打电话来,说家里某个亲戚最近喜得贵子,想随个份子。

她心想这也是应该的,那随500吧,婆家嫌少,没明说,只说那也行,等你们端午回来正好人家满月,到时候再随个大的。
她就有点儿上火,说妈妈,xx(她老公)一个月就挣不到1w块钱,这来回路费都得两三千,端午我们就不回去了。
婆婆又说,噢,理解的,那也行,那就春节回来多打发点压岁钱,包个大红包。

总之呢,横竖要包大红包,才显得自己家孩子在大城市混得好,才有面子。

-

我听到这,问她,你们家怎么管钱?
她说她管钱,对象工资上交。

我说:这事儿两个点,第一,这事儿他妈和你说不着,你一开始就别接茬,想随多少份子让她跟自己儿子说,他再来跟你商量,这是程序正义。
第二,你俩这个情况,我不建议你管钱,至少不要让他的工资全额上缴,每个月你俩各交一笔公费,比如五千或者六千,一共1w到1w2,这笔钱作为共同的生活开销,交房租、物业水电、一起出去吃饭、买日用品,就从这个帐户里面出,没花完的算共同积蓄,花超支的你俩再补一个数。
剩下的个人开销,比如他请朋友吃饭,你做个美容美甲,花自己兜里的钱。

她对管钱的事儿不是很理解。
我解释:就拿随份子这事儿来说,如果他和你立场一致,都不想多给,那就好说,你俩一致对外;
但要是你想少给,他想多给,就算最后你说服了他,他勉强同意,也会留下一个不满,这个不满不会消失,只会在以后爆发,比如你去做医美,他可能会谴责你,做医美就有钱,随份子就没钱?
我的建议是啥呢,你们可以约定一个数,500、800也行,1000也行,作为应对人情往来的费用标准,这个标准内的,从共同帐户支出,算是你们夫妻共同的心意,标准外的,比如想随2000、3000,那就谁的亲朋好友,谁自己补差。

-

她听完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这其实就是我们大学舍友过日子的方式:
每个学期交一笔钱,平时宿舍聚餐、交水电费、采购公共物品,就从公费里面出,省得每次都AA,公费见底了就继续交,平时的私人消费自己买单。

这种方式又确保了公共支出AA的公平性,又尊重了每个人生活的独立性。
沿用到家庭生活里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毕竟夫妻某种程度上也是室友。
比起某一方掌握经济大权,要求另一半工资全数上缴,也更人性化一点。
当然,这一切需要建立在双方都有收入的前提之下。

至于我和辣妹是不是用这种方式呢。
不是,我俩各管各的钱。
平时吃饭逛超市,他买单多一点,家里的物业水电一直是我交,平时纪念日他会给我买礼物、偶尔也给我家人送点东西,我每个月给他妈妈贡献一点收入.......

总体来说,我俩各有各的负债和负责的开销,手头紧了也会互相接济一下,最重要的是,双方都没那么计较。
但这种方式我也明白不可复制:我俩在一起快十年了,算是一半校园恋情,资产和负债盘根错节,互信也坚不可摧,大部份人的情况没我们复杂,关系又没我们纯粹。

-

以前也有人劝过我,让我握紧家里的经济大权。
我根本不愿意,因为我从小就知道,管钱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谁干谁倒霉。

当你手握经济大权,意味着全家人的开销都要跟你开口,而你并不会每一次都say yes,因为大部份家庭的财务状况,都是入不敷出——收入就那么仨瓜俩枣,待支出项又像一张张血盆大口。

于是say yes的时候,其他人并不会记你的好,因为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支出是合理且必须的,你掏钱,只是做了你该做的事。
可say no的时候,你就成了板上钉钉的坏人,抠门小气,锅和各种屎盆子扣上来......怎么说呢,想想你们公司的财务,差不多就是这个角色。

但干财务,起码人家是挣工资的,在家管钱你能挣个啥?挣一肚子气🙄
2024/06/05 04:31:2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