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Group & Telegram Channel
——读书的意义:读《长日将尽》有感——

过去几年中我们陆续经历了修宪、社运、疫情、战争,国内国际的政治环境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这期间不断有朋友向我倾诉他们对读书的看法。有人说自己生来就不爱读书;也有人说即使不读书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还有人说读书没有用,什么都无法改变。之前同大家探讨过英文阅读的重要性,今天想聊一聊读书的意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说读书很重要?

说到读书的意义,就让我想起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于1989年发表的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讲述了迟暮之年的英国管家Stevens在新任美国雇主建议下,半推半就踏上人生首次自驾游的故事。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将一段生动的英国乡村之旅呈现在我们眼前。旅途中的见闻不断将Stevens拉入回忆。故人与往事唤起心中的涟漪,不断的自我追问融化了曾经的笃定。几十年的人生如同梦一场,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个时代的缓缓落幕,迟来的反思与领悟,失之交臂的爱人与无法重来的人生。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自省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读。

小说中Stevens对自己的职业选择非常自豪。他的父亲生前就是一名管家,他本人也常常思考如何将本职工作发挥到极致。石黑一雄在采访中说,英国管家一丝不苟的职业形象世界闻名,但这看似特殊的身份也代表着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就像Stevens一样,一生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内心依然充满期待。我们既希望能有尊严地活着,也希望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幸福的人生应该是有意义的人生,而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本是异曲同工的追求。当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当我们的注意力被每日的工作所占据,当我们试图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时,就很容易忘记停下来思考。最终在疲惫与焦虑中随波逐流,逐渐背离自己追求幸福的初衷。

工作上的忙碌正是Stevens逃避现实的借口。无论是身心俱疲的友人向他寻求安慰时,还是体弱年迈的父亲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时,他总是以“有正事要忙”为由抽身而去。父亲去世的当天正赶上庄园的重大活动,身为管家的他因选择继续坚守岗位而错过了与父亲道别的机会。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后,Stevens一边继续地为大人物们端茶送水,一边难以抑制地流下了眼泪。正是这样一个努力工作又精益求精的人,却始终无法走出固步自封的生活状态,在对感情的不断压抑和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中与世浮沉。Stevens身上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影子,也许是操劳一生的父母,也许是矜矜业业的自己。

在为Stevens的执迷不悟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也想知道他最终是如何走出自欺的。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旅行的桥段,让Stevens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一路上他与不同的陌生人邂逅,在互动中产生新的联系与火花。环境的改变成为Stevens思考的契机,他也终于摆脱“忙于工作”的束缚,重新诠释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情节绝非偶然。现实经验表明,我们往往会逐渐与所处的环境趋同,形成所谓的集体思维与惯性行为模式。当身边的人们都错将忙碌等价于充实,当统治阶级只鼓励我们以内卷的方式竞相积累财富,却不准我们计较社会公平时,如果我们再不主动打破僵局,为自己创造思考的机会,大概就会像Stevens一样,在社会规训和意识形态宣传的双重影响下与自己的幸福失之交臂。

说完Stevens的故事,让我们回到读书的主题。其实,阅读的意义就如同小说中的自驾游一般。当我们拿起一本书并沉浸其中时,我们就暂时脱离了身处的现实环境。我们读书不光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好奇心提供一片土壤,收获一段超越日常的精神体验。阅读带来的思考与互动,既是私人的和内省的,又是包容的和友善的。读书的自由还体现在可以随时根据我们的兴趣与心境,选择要读什么书或以什么方式读书。当我们抱着开放与尊重的态度去阅读时,就像在对作者许诺:“我愿同你分享接下来的这段时光,请你带我看看这个世界;请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你的思想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当下的政治环境让许多人感到心灰意冷,一些人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阅读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说道,极权统治的前提与基础正是孤立(isolation)。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强行切断,孤立的个人会否定行动的价值,成为不再关心社会真相与自我生存体验的傀儡。我们的无力感根植于极权制度造成的社会原子化,想要突破眼前的困境,就必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一本好书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能给我们带来一段不受专制审查的思想体验,聆听古往今来那些认真诉说的声音,向优秀的思想者们借光。无论是以故事的形式,还是以论述的形式,阅读让我们看到彼此、欣赏彼此,共同关注与我们命运息息相关的议题,从精神上摆脱孤立的状态,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

读书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擅长读书。与其说读书是一种天赋,不如说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在会读书、爱读书以前我们首先要向往读书,正如实践自由之前我们要先向往自由一样。读书并非郁郁不得志的精神逃避之法。从个人层面看,阅读为我们扩展了认识自我的空间,帮助我们学习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并建立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社会层面看,阅读让我们重建与他人的联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感和无助感,获得行动的能量与勇气,进而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读书 #小说 #思考 #人生



tg-me.com/pincongessence/2579
Create:
Last Update:

——读书的意义:读《长日将尽》有感——

过去几年中我们陆续经历了修宪、社运、疫情、战争,国内国际的政治环境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这期间不断有朋友向我倾诉他们对读书的看法。有人说自己生来就不爱读书;也有人说即使不读书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还有人说读书没有用,什么都无法改变。之前同大家探讨过英文阅读的重要性,今天想聊一聊读书的意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说读书很重要?

说到读书的意义,就让我想起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于1989年发表的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讲述了迟暮之年的英国管家Stevens在新任美国雇主建议下,半推半就踏上人生首次自驾游的故事。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将一段生动的英国乡村之旅呈现在我们眼前。旅途中的见闻不断将Stevens拉入回忆。故人与往事唤起心中的涟漪,不断的自我追问融化了曾经的笃定。几十年的人生如同梦一场,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个时代的缓缓落幕,迟来的反思与领悟,失之交臂的爱人与无法重来的人生。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自省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读。

小说中Stevens对自己的职业选择非常自豪。他的父亲生前就是一名管家,他本人也常常思考如何将本职工作发挥到极致。石黑一雄在采访中说,英国管家一丝不苟的职业形象世界闻名,但这看似特殊的身份也代表着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就像Stevens一样,一生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内心依然充满期待。我们既希望能有尊严地活着,也希望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幸福的人生应该是有意义的人生,而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本是异曲同工的追求。当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当我们的注意力被每日的工作所占据,当我们试图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时,就很容易忘记停下来思考。最终在疲惫与焦虑中随波逐流,逐渐背离自己追求幸福的初衷。

工作上的忙碌正是Stevens逃避现实的借口。无论是身心俱疲的友人向他寻求安慰时,还是体弱年迈的父亲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时,他总是以“有正事要忙”为由抽身而去。父亲去世的当天正赶上庄园的重大活动,身为管家的他因选择继续坚守岗位而错过了与父亲道别的机会。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后,Stevens一边继续地为大人物们端茶送水,一边难以抑制地流下了眼泪。正是这样一个努力工作又精益求精的人,却始终无法走出固步自封的生活状态,在对感情的不断压抑和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中与世浮沉。Stevens身上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影子,也许是操劳一生的父母,也许是矜矜业业的自己。

在为Stevens的执迷不悟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也想知道他最终是如何走出自欺的。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旅行的桥段,让Stevens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一路上他与不同的陌生人邂逅,在互动中产生新的联系与火花。环境的改变成为Stevens思考的契机,他也终于摆脱“忙于工作”的束缚,重新诠释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情节绝非偶然。现实经验表明,我们往往会逐渐与所处的环境趋同,形成所谓的集体思维与惯性行为模式。当身边的人们都错将忙碌等价于充实,当统治阶级只鼓励我们以内卷的方式竞相积累财富,却不准我们计较社会公平时,如果我们再不主动打破僵局,为自己创造思考的机会,大概就会像Stevens一样,在社会规训和意识形态宣传的双重影响下与自己的幸福失之交臂。

说完Stevens的故事,让我们回到读书的主题。其实,阅读的意义就如同小说中的自驾游一般。当我们拿起一本书并沉浸其中时,我们就暂时脱离了身处的现实环境。我们读书不光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好奇心提供一片土壤,收获一段超越日常的精神体验。阅读带来的思考与互动,既是私人的和内省的,又是包容的和友善的。读书的自由还体现在可以随时根据我们的兴趣与心境,选择要读什么书或以什么方式读书。当我们抱着开放与尊重的态度去阅读时,就像在对作者许诺:“我愿同你分享接下来的这段时光,请你带我看看这个世界;请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你的思想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当下的政治环境让许多人感到心灰意冷,一些人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阅读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说道,极权统治的前提与基础正是孤立(isolation)。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强行切断,孤立的个人会否定行动的价值,成为不再关心社会真相与自我生存体验的傀儡。我们的无力感根植于极权制度造成的社会原子化,想要突破眼前的困境,就必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一本好书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能给我们带来一段不受专制审查的思想体验,聆听古往今来那些认真诉说的声音,向优秀的思想者们借光。无论是以故事的形式,还是以论述的形式,阅读让我们看到彼此、欣赏彼此,共同关注与我们命运息息相关的议题,从精神上摆脱孤立的状态,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

读书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擅长读书。与其说读书是一种天赋,不如说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在会读书、爱读书以前我们首先要向往读书,正如实践自由之前我们要先向往自由一样。读书并非郁郁不得志的精神逃避之法。从个人层面看,阅读为我们扩展了认识自我的空间,帮助我们学习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并建立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社会层面看,阅读让我们重建与他人的联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感和无助感,获得行动的能量与勇气,进而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读书 #小说 #思考 #人生

BY 蛋挞报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i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280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me.com/pincongessence/2579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蛋挞报 Telegram | DID YOU KNOW?

Date: |

What Is Bitcoin?

Bitcoin is a decentralized digital currency that you can buy, sell and exchange directly, without an intermediary like a bank. Bitcoin’s creator, Satoshi Nakamoto, originally described the need for “an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cryptographic proof instead of trust.” Each and every Bitcoin transaction that’s ever been made exists on a public ledger accessible to everyone, making transactions hard to reverse and difficult to fake. That’s by design: Core to their decentralized nature, Bitcoins aren’t backed by the government or any issuing institution, and there’s nothing to guarantee their value besides the proof baked in the heart of the system. “The reason why it’s worth money is simply because we, as people, decided it has value—same as gold,” says Anton Mozgovoy, co-founder & CEO of digital financial service company Holyheld.

蛋挞报 from us


Telegram 蛋挞报
FROM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