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3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aCache/aDaily/post/hayami_kiraa/--):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50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 Telegram Webview: hayami_kiraa/1176 -
Telegram Group & Telegram Channel
今天在 ig 上收到朋友消息,说还在东京吗,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开玩笑说怎么,要加入我和东京的热恋期吗。

突然想起前几天想到一个问题,我对朋友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答案之一是「开阔」。我和这位友人原来在世界两个角落,隔着时差和空间,是完全不交集的人生。去年意外地在香港 mla 演唱会上见到面,今年又意外地在东京见面。虽然没有什么共同经历,但隔着互联网也没啥隐私,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原生家庭,搞什么乱七八糟的恋爱,基本也都晓得。

很神奇,总是会和人产生生活在别处、最后在第三国相遇的事情。

我知道有些人的交友方式,是只和那种认识很久的朋友(像高中大学同学什么的)玩得好、很难和刚认识的人掏心掏肺。但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地理坐标上的频繁移动造成很难有那种很长期的朋友,如果不在旅途中保持开阔的心态很容易陷入自闭。这个世界上呢,有人喜欢熟悉感,也有人热爱冒险,恰好我是后者。

想起两年前友邻(cr:高山滑雪运动员)的一段微博:

「我一路往外走的人生,就是在不断丢弃自己过往的人生。我没法还和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甚至高中同学保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我们只能同行一小小段,如果我不独自走上另外一条路,我就没法到达今天的我能站到的地方……」

她14岁去省会读高中,18岁去香港读大学,22岁去美国读master —

「无一不是对即将展开的人生画卷充满了想象和期待。我那时候其实还没意识到,人一路往外走意味着什么......其实意味着自己从未经历过、甚至不会习惯扎根在一个地方的生活。从来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回去”的地方。也没有哪个地方真的能回得去。你就是很大概率没法拥有一种确定的人生,你就是要习惯所有人都是来来走走,聚聚散散,和人好不容易建立珍贵的连接,然后又失去。」

在我又翻出这条微博的时候,我思考自己到了什么阶段。好像频繁的流动已经让我在内心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自循环系统」,情绪变化、身体抱恙、意外事故、人际关系,都会在这个自循环里一点点消化掉。当自己变成了一座小山的时候,关系就会变成水,任由水流动来去,都不过是缘分两字。于是我发现了,只有在自己玩得开心的时候,只有精神状态平静祥和的时候,心才会变成一座街心公园,向同温层的邻居保持开放,来去自如。

东京刚刚地震了,在一个人文论坛上听日本政治学教授讲民煮,在场大家都很自若。震感引起了一阵轻微的眩晕,伴随着好几天没睡好觉的困意,我准备提前撤离。在摇摇晃晃电车上看到琼瑶去世的遗书,下了吉祥寺地铁看到烤红薯车在唱歌。想起朋友到底是种怎样的生物呢,突然更加懂得了那句歌词 ——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所谓「朋友」大概就是如此,让我们策马扬鞭享尽人世繁华。

2024.12.4
于东京



tg-me.com/hayami_kiraa/1176
Create:
Last Update:

今天在 ig 上收到朋友消息,说还在东京吗,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开玩笑说怎么,要加入我和东京的热恋期吗。

突然想起前几天想到一个问题,我对朋友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答案之一是「开阔」。我和这位友人原来在世界两个角落,隔着时差和空间,是完全不交集的人生。去年意外地在香港 mla 演唱会上见到面,今年又意外地在东京见面。虽然没有什么共同经历,但隔着互联网也没啥隐私,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原生家庭,搞什么乱七八糟的恋爱,基本也都晓得。

很神奇,总是会和人产生生活在别处、最后在第三国相遇的事情。

我知道有些人的交友方式,是只和那种认识很久的朋友(像高中大学同学什么的)玩得好、很难和刚认识的人掏心掏肺。但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地理坐标上的频繁移动造成很难有那种很长期的朋友,如果不在旅途中保持开阔的心态很容易陷入自闭。这个世界上呢,有人喜欢熟悉感,也有人热爱冒险,恰好我是后者。

想起两年前友邻(cr:高山滑雪运动员)的一段微博:

「我一路往外走的人生,就是在不断丢弃自己过往的人生。我没法还和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甚至高中同学保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我们只能同行一小小段,如果我不独自走上另外一条路,我就没法到达今天的我能站到的地方……」

她14岁去省会读高中,18岁去香港读大学,22岁去美国读master —

「无一不是对即将展开的人生画卷充满了想象和期待。我那时候其实还没意识到,人一路往外走意味着什么......其实意味着自己从未经历过、甚至不会习惯扎根在一个地方的生活。从来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回去”的地方。也没有哪个地方真的能回得去。你就是很大概率没法拥有一种确定的人生,你就是要习惯所有人都是来来走走,聚聚散散,和人好不容易建立珍贵的连接,然后又失去。」

在我又翻出这条微博的时候,我思考自己到了什么阶段。好像频繁的流动已经让我在内心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自循环系统」,情绪变化、身体抱恙、意外事故、人际关系,都会在这个自循环里一点点消化掉。当自己变成了一座小山的时候,关系就会变成水,任由水流动来去,都不过是缘分两字。于是我发现了,只有在自己玩得开心的时候,只有精神状态平静祥和的时候,心才会变成一座街心公园,向同温层的邻居保持开放,来去自如。

东京刚刚地震了,在一个人文论坛上听日本政治学教授讲民煮,在场大家都很自若。震感引起了一阵轻微的眩晕,伴随着好几天没睡好觉的困意,我准备提前撤离。在摇摇晃晃电车上看到琼瑶去世的遗书,下了吉祥寺地铁看到烤红薯车在唱歌。想起朋友到底是种怎样的生物呢,突然更加懂得了那句歌词 ——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所谓「朋友」大概就是如此,让我们策马扬鞭享尽人世繁华。

2024.12.4
于东京

BY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i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283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me.com/hayami_kiraa/1176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hayami& 39;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Telegram | DID YOU KNOW?

Date: |

Should You Buy Bitcoin?

In general, many financial experts support their clients’ desire to buy cryptocurrency, but they don’t recommend it unless clients express interest. “The biggest concern for us is if someone wants to invest in crypto and the investment they choose doesn’t do well, and then all of a sudden they can’t send their kids to college,” says Ian Harvey, a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CFP) in New York City. “Then it wasn’t worth the risk.” The speculative nature of cryptocurrency leads some planners to recommend it for clients’ “side” investments. “Some call it a Vegas account,” says Scott Hammel, a CFP in Dallas. “Let’s keep this away from our real long-term perspective, make sure it doesn’t become too large a portion of your portfolio.” In a very real sense, Bitcoin is like a single stock, and advisors wouldn’t recommend putting a sizable part of your portfolio into any one company. At most, planners suggest putting no more than 1% to 10% into Bitcoin if you’re passionate about it. “If it was one stock, you would never allocate any significant portion of your portfolio to it,” Hammel says.

At a time when the Indian stock market is peaking and has rallied immensely compared to global markets, there are companies that have not performed in the last 10 years. These are definitely a minor portion of the market considering there are hundreds of stocks that have turned multibagger since 2020. What went wrong with these stocks? Reasons vary from corporate governance, sectoral weakness, company specific and so on. But the more important question is, are these stocks worth buying?

hayami& 39;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from tw


Telegram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FROM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