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095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50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 Only 8192 of 9287 bytes written, possibly out of free disk space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50
RFA 自由亞洲粵語 | Telegram Webview: rfacantonese_news/2139 -
Telegram Group & Telegram Channel
【被告向港大訛稱擁紐約哥大學士學位】
【及管有虛假港大證書】

詳細報道 ➡️ https://ca.rfa.org/hk-court-fake

28歲持雙程證來港的中國女子,涉在香港入境許可上謊稱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並向港大訛稱擁有該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因此獲批入讀港大文學碩士課程,其後再管有一張虛假港大證書,被控「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等3罪,案件周五(28日)在沙田裁判法院再提堂。

被告李思萱(Li SiXuan,28歲,未有報稱職業,持有往來港澳通行證)被控「為取得入境證而作出虛假陳述」、「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及「管有虛假文書」3罪。

其中「為取得入境證而作出虛假陳述」罪,指被告於2022年6月30日或前後,在香港為取得入境證,在一張申請來港就讀入境許可上,作出明知為虛假或自己亦不信為真的陳述,即聲稱自己在2016年9月至2020年5月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罪則指,李於2021年12月13日至2024年7月19日,在香港以欺騙手段,即向香港大學職員訛稱自己擁有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主修語言學,而不誠實地取得由香港大學提供的應用語言學文學碩士課程的教育及教學服務。

辯方指上周向控方發信,提出商討案件,而控方需時考慮,申請再押後案件,惟署理主任裁判官鄭紀航質疑辯方延誤,辯方一度解釋因被告改聘法律代表,但被鄭官進一步質疑被告有意拖延並一度下令把被告還押,又表明有意增加保釋金。最終辯方再解釋案件時序後,鄭官終表示不跟辯方計較,並把案件押後至4月17日再訊,被告准以原有條件繼續保釋。



tg-me.com/rfacantonese_news/2139
Create:
Last Update:

【被告向港大訛稱擁紐約哥大學士學位】
【及管有虛假港大證書】

詳細報道 ➡️ https://ca.rfa.org/hk-court-fake

28歲持雙程證來港的中國女子,涉在香港入境許可上謊稱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並向港大訛稱擁有該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因此獲批入讀港大文學碩士課程,其後再管有一張虛假港大證書,被控「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等3罪,案件周五(28日)在沙田裁判法院再提堂。

被告李思萱(Li SiXuan,28歲,未有報稱職業,持有往來港澳通行證)被控「為取得入境證而作出虛假陳述」、「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及「管有虛假文書」3罪。

其中「為取得入境證而作出虛假陳述」罪,指被告於2022年6月30日或前後,在香港為取得入境證,在一張申請來港就讀入境許可上,作出明知為虛假或自己亦不信為真的陳述,即聲稱自己在2016年9月至2020年5月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罪則指,李於2021年12月13日至2024年7月19日,在香港以欺騙手段,即向香港大學職員訛稱自己擁有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主修語言學,而不誠實地取得由香港大學提供的應用語言學文學碩士課程的教育及教學服務。

辯方指上周向控方發信,提出商討案件,而控方需時考慮,申請再押後案件,惟署理主任裁判官鄭紀航質疑辯方延誤,辯方一度解釋因被告改聘法律代表,但被鄭官進一步質疑被告有意拖延並一度下令把被告還押,又表明有意增加保釋金。最終辯方再解釋案件時序後,鄭官終表示不跟辯方計較,並把案件押後至4月17日再訊,被告准以原有條件繼續保釋。

BY RFA 自由亞洲粵語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me.com/rfacantonese_news/2139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telegram Telegram | DID YOU KNOW?

Date: |

A project of our size needs at least a few hundred million dollars per year to keep going,” Mr. Durov wrote in his public channel on Telegram late last year. “While doing that, we will remain independent and stay true to our values, redefining how a tech company should operate.

Tata Power whose core business is to generate, transmit and distribute electricity has made no money to investors in the last one decade. That is a big blunder considering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power generation companies in the country.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e company's huge debt levels which stood at ₹43,559 crore at the end of March 2021 compared to the company’s market capitalisation of ₹44,447 crore.

telegram from us


Telegram RFA 自由亞洲粵語
FROM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