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的产品经理如何 10 倍提升效率 🚀
传统的产品开发流程需要:确定产品逻辑 -> 设计 -> 研发
AI 时代的产品经理的工作流可以变成:
1. 把想法告诉 Devv,与 Devv 一起进行迭代
2. Devv 直接产出高保真的交互原型(甚至是功能完备的产品)
3. 研发直接在初始的产品上进行二次迭代
例如这里我想要研究一下 Manus 整体的交互设计,就可以直接在 Devv 2.0 中先复刻一个版本,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各种交互。
这极大提升了效率,不需要等待设计师,也不需要等待研发,产品经理自己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原本需要几周(等待其他环节)的工作现在可能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
⭐ 产品经理 + Devv = 设计师 + 产品经理 + 研发
欢迎各位产品经理来尝试使用 Devv 2.0 来构建原型工作。
https://v2.devv.ai
传统的产品开发流程需要:确定产品逻辑 -> 设计 -> 研发
AI 时代的产品经理的工作流可以变成:
1. 把想法告诉 Devv,与 Devv 一起进行迭代
2. Devv 直接产出高保真的交互原型(甚至是功能完备的产品)
3. 研发直接在初始的产品上进行二次迭代
例如这里我想要研究一下 Manus 整体的交互设计,就可以直接在 Devv 2.0 中先复刻一个版本,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各种交互。
这极大提升了效率,不需要等待设计师,也不需要等待研发,产品经理自己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原本需要几周(等待其他环节)的工作现在可能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
⭐ 产品经理 + Devv = 设计师 + 产品经理 + 研发
欢迎各位产品经理来尝试使用 Devv 2.0 来构建原型工作。
https://v2.devv.ai
昨天参加了一个 Product Mindset 的 workshop,我们一起做了一轮 User Interview 的 retrospective,回顾整个访谈流程,这时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突然想起 @玉伯 老师前几天在demo day 分享里提到的一句话——“人是环境的反应器。”意思是说,做产品的本质,是为用户构造一个环境。
当时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产品设计,没想到在用户访谈时突然 pop up。我们不是在“提问”,而是在营造一个真实的、让用户放松且进入状态的场域。比如展示一个具体的例子或小 demo,用户往往会从“回忆”状态切换到“再体验”,我们也就更容易听到背后的真实动机——这其实就是在构造物理环境。
而心理环境的构建同样重要。用户访谈并不是“被测试”,也不是“闲聊”,而是一种让对方产生“我可以讲真话”的信任感。作为访谈者,我们需要拿捏好理性与感性的平衡:理性让问题更聚焦、更有洞察力;感性则能让用户放松、卸下防备。但太理性可能让访谈显得冷硬,太感性又容易跑偏,因此这种“度”的把握,其实非常关键。
我把这个想法分享给 workshop 的 mentor,他觉得很有道理。他还补充说,有一个很实用的提问技巧就是——无论你想问什么,可以多用“我很好奇你是怎么……”作为开头。这样既能保持对话的理性结构,又带着好奇与尊重的语气,更容易让用户进入状态。
访谈本身,也是一种“产品设计”。构建的不是功能,而是一个让用户讲真话的空间。
我突然想起 @玉伯 老师前几天在demo day 分享里提到的一句话——“人是环境的反应器。”意思是说,做产品的本质,是为用户构造一个环境。
当时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产品设计,没想到在用户访谈时突然 pop up。我们不是在“提问”,而是在营造一个真实的、让用户放松且进入状态的场域。比如展示一个具体的例子或小 demo,用户往往会从“回忆”状态切换到“再体验”,我们也就更容易听到背后的真实动机——这其实就是在构造物理环境。
而心理环境的构建同样重要。用户访谈并不是“被测试”,也不是“闲聊”,而是一种让对方产生“我可以讲真话”的信任感。作为访谈者,我们需要拿捏好理性与感性的平衡:理性让问题更聚焦、更有洞察力;感性则能让用户放松、卸下防备。但太理性可能让访谈显得冷硬,太感性又容易跑偏,因此这种“度”的把握,其实非常关键。
我把这个想法分享给 workshop 的 mentor,他觉得很有道理。他还补充说,有一个很实用的提问技巧就是——无论你想问什么,可以多用“我很好奇你是怎么……”作为开头。这样既能保持对话的理性结构,又带着好奇与尊重的语气,更容易让用户进入状态。
访谈本身,也是一种“产品设计”。构建的不是功能,而是一个让用户讲真话的空间。
阿里开会扩容即时零售的base:
十亿用户,即时零售作为服务纳入淘宝。短期积极投入,淘宝用户有空间转化即时零售,让app更加活跃。
远场进场的结合,是商业效率的平衡。
“过去的两周就做这个那个淘宝闪购的这样的一个尝试,我们其实超过我们的预期的,因为无论从这个规模的增长还是效率的体现上面,都是好于我们的预期的。那么我们认为这件事情长期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对淘宝这样的一个APP就是一个电商的APP,它是一个非常高频次的一个场景。”
十亿用户,即时零售作为服务纳入淘宝。短期积极投入,淘宝用户有空间转化即时零售,让app更加活跃。
远场进场的结合,是商业效率的平衡。
“过去的两周就做这个那个淘宝闪购的这样的一个尝试,我们其实超过我们的预期的,因为无论从这个规模的增长还是效率的体现上面,都是好于我们的预期的。那么我们认为这件事情长期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对淘宝这样的一个APP就是一个电商的APP,它是一个非常高频次的一个场景。”
「如果你列出两份清单,一份是你正在做而你不应该做的事情,另一份是你没有做而你应该做的事情;
我敢打赌,经过认真反思,第一份清单比第二份清单要长得多。这就是大多数人在工作中的问题所在。」
—— Jason Fried
我敢打赌,经过认真反思,第一份清单比第二份清单要长得多。这就是大多数人在工作中的问题所在。」
—— Jason Fried
微信文章
最近小米面临很多风波,股价却一直坚挺,今天+1.4%, 我觉得小米最大的风险是如果没有了雷军,谁能来接班,不过我还是会坚持持有小米。雷军昨天的讲话一如既往的展现真诚,这段讲话很优秀的展现一个品牌如何对应危机、品牌重塑与价值重申。
1. 情感上认错与承担,修复公众信任,雷军开头就提到“狂风暴雨般的质疑”,并坦言“我们一下子都懵了”
2. 重申价值定位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合规,也不仅仅是行业领先水平,而是超越行业水平的安全。”
3. 文化上重申韧性与技术投入,凝聚员工和投资者信心,雷军非常擅长用历史“回顾+对比”增强情绪的力量,比如:
* 2019 年困难时说过“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 小米投入研发超过 1000 亿,芯片玄戒 O1 也即将发布
* 小米芯片自研 10 年仍在坚持
*我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耐力。我们没有投机,而是长期主义
这一句还是很动人的:“15 年还不够。但没有关系,我们就继续走下去”
不仅有一种马云式的“我们活下来了”,还有一种乔布斯式的“直到被完全理解”
最近小米面临很多风波,股价却一直坚挺,今天+1.4%, 我觉得小米最大的风险是如果没有了雷军,谁能来接班,不过我还是会坚持持有小米。雷军昨天的讲话一如既往的展现真诚,这段讲话很优秀的展现一个品牌如何对应危机、品牌重塑与价值重申。
1. 情感上认错与承担,修复公众信任,雷军开头就提到“狂风暴雨般的质疑”,并坦言“我们一下子都懵了”
2. 重申价值定位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合规,也不仅仅是行业领先水平,而是超越行业水平的安全。”
3. 文化上重申韧性与技术投入,凝聚员工和投资者信心,雷军非常擅长用历史“回顾+对比”增强情绪的力量,比如:
* 2019 年困难时说过“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 小米投入研发超过 1000 亿,芯片玄戒 O1 也即将发布
* 小米芯片自研 10 年仍在坚持
*我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耐力。我们没有投机,而是长期主义
这一句还是很动人的:“15 年还不够。但没有关系,我们就继续走下去”
不仅有一种马云式的“我们活下来了”,还有一种乔布斯式的“直到被完全理解”
从0到8000收藏, 一个小红书帖子的小复盘
这两天的奇妙经历,复盘记录下。
话说之前我有在小红书做一些简单的发帖尝试,但效果都比较不佳,累积一共也就30+粉,100+个赞藏,没搞懂小红书怎么玩。
5月14日我在X上刷到 @imwsl90 分享的开源项目 TapXWorld/ChinaTextbook ,这个项目收集了一部分国内小初高大的教材pdf,共38G,当时Github上已经有3.7k个Star,是个至少存在2年的老项目,应该是由一个居住在日本的国人维护的。
我当时感觉这是个不错的内容,教材PDF很多人都有需求,而且这个项目我在Github Trending上从未见过(没有突增Star很难上Trending,也说明它的Star是逐渐累积的),知道的人一定不多,存在信息差,发到小红书上应该会有点流量(我预估能有100赞),于是我编辑了一个帖子,用文字配图生成了封面就发了。帖子就一张简单的封面图,文案里我故意强调了 "国内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以及 "惊人的38G" ,我觉得这样做 “可能“ 会让封面点击高一些。
帖子发出后,在第7个阅读就获得第一1个赞,然后就一波一波开始涨,截止到5月16日12点,累积了5000+个赞,8000+个收藏,189个评论,数据全面超出我的预期。而且5月15日,这个帖子的引流让 TapXWorld/ChinaTextbook 这个项目在一天里获得了4000+个新增Star,登上了Github Trending的榜首(似乎我就是这个蝴蝶效应的始作俑者)。而且上了 Trending 后Star继续猛涨,现在已经 16.6k 个Star了,卧槽。
这泼天的流量我之前从没见识过,在2000赞左右我想起来去置顶了一个求关注的评论,4000赞的时候,@成峰成峰 提醒我优化一下签名,我也照着做了,最终转粉 200+,应该是不太及格水平。。。
再记录一些认知更新:
1. 刷社媒不能无脑刷,要把注意力放在识别什么是好内容上,这个判断力可以通过锻炼/试错快速提高
2. 从小红书的观众分析上看,这个帖子核心引流点是“教材”,它导致这个帖子触达到了大量的非技术背景用户(有3. 不少人私信问我怎么上Github,以及怎么下载),如果只靠技术圈层的流量不会这么高,这让我对后续发什么内容也有一定启发
4. 很多Github开源项目都属于优质的分享内容,大概率会还会有流量
5. 从评论来看,国内外教材的PDF都是真需求,可以做虚拟商品售卖
6. 人设、签名、求关注的手段还得多看多学,真有用
这两天的奇妙经历,复盘记录下。
话说之前我有在小红书做一些简单的发帖尝试,但效果都比较不佳,累积一共也就30+粉,100+个赞藏,没搞懂小红书怎么玩。
5月14日我在X上刷到 @imwsl90 分享的开源项目 TapXWorld/ChinaTextbook ,这个项目收集了一部分国内小初高大的教材pdf,共38G,当时Github上已经有3.7k个Star,是个至少存在2年的老项目,应该是由一个居住在日本的国人维护的。
我当时感觉这是个不错的内容,教材PDF很多人都有需求,而且这个项目我在Github Trending上从未见过(没有突增Star很难上Trending,也说明它的Star是逐渐累积的),知道的人一定不多,存在信息差,发到小红书上应该会有点流量(我预估能有100赞),于是我编辑了一个帖子,用文字配图生成了封面就发了。帖子就一张简单的封面图,文案里我故意强调了 "国内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以及 "惊人的38G" ,我觉得这样做 “可能“ 会让封面点击高一些。
帖子发出后,在第7个阅读就获得第一1个赞,然后就一波一波开始涨,截止到5月16日12点,累积了5000+个赞,8000+个收藏,189个评论,数据全面超出我的预期。而且5月15日,这个帖子的引流让 TapXWorld/ChinaTextbook 这个项目在一天里获得了4000+个新增Star,登上了Github Trending的榜首(似乎我就是这个蝴蝶效应的始作俑者)。而且上了 Trending 后Star继续猛涨,现在已经 16.6k 个Star了,卧槽。
这泼天的流量我之前从没见识过,在2000赞左右我想起来去置顶了一个求关注的评论,4000赞的时候,@成峰成峰 提醒我优化一下签名,我也照着做了,最终转粉 200+,应该是不太及格水平。。。
再记录一些认知更新:
1. 刷社媒不能无脑刷,要把注意力放在识别什么是好内容上,这个判断力可以通过锻炼/试错快速提高
2. 从小红书的观众分析上看,这个帖子核心引流点是“教材”,它导致这个帖子触达到了大量的非技术背景用户(有3. 不少人私信问我怎么上Github,以及怎么下载),如果只靠技术圈层的流量不会这么高,这让我对后续发什么内容也有一定启发
4. 很多Github开源项目都属于优质的分享内容,大概率会还会有流量
5. 从评论来看,国内外教材的PDF都是真需求,可以做虚拟商品售卖
6. 人设、签名、求关注的手段还得多看多学,真有用
SaaS产品开发的安全小细节
很多人还不知道Gmail、Outlook这些邮箱都支持邮箱别名,如果你的产品支持邮箱注册,就需要考虑「邮箱别名」注册的潜在风险。
想想这种场景:你的SaaS 产品给新用户提供了免费额度,有人不想付费,就用邮箱别名无限注册、恶意白嫖新用户权益,这将无形中提高你的成本。
Nexty.dev 模板的解决方法之一是,写一个通用的邮箱过滤器,在邮箱注册流程里加上过滤器,这样就能过滤掉大部分常见别名格式。
---
今天开始补充 Nexty.dev 各个模块的介绍和二开文档,文档完成后就会涨到和竞品同水平的价格。
现在使用早鸟优惠码(EarlyBird)只要$99,欢迎加入👉 https://nexty.dev/zh
很多人还不知道Gmail、Outlook这些邮箱都支持邮箱别名,如果你的产品支持邮箱注册,就需要考虑「邮箱别名」注册的潜在风险。
想想这种场景:你的SaaS 产品给新用户提供了免费额度,有人不想付费,就用邮箱别名无限注册、恶意白嫖新用户权益,这将无形中提高你的成本。
Nexty.dev 模板的解决方法之一是,写一个通用的邮箱过滤器,在邮箱注册流程里加上过滤器,这样就能过滤掉大部分常见别名格式。
---
今天开始补充 Nexty.dev 各个模块的介绍和二开文档,文档完成后就会涨到和竞品同水平的价格。
现在使用早鸟优惠码(EarlyBird)只要$99,欢迎加入👉 https://nexty.dev/zh
#自媒体运营频道 #@yunying23
最近很重要的两个心得
1. 按时出摊
该做什么,到点就做
不要有很多幻想的困难
晚上睡前打开单词背就完事儿了
下午到点该发小红书就发
晚上要跑步机跑40分钟就跑
没那么多需要想的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事情很快就做完了
再回过头一看,
我去,都已经坚持一个月了
2. 天赋不会被收走,不用担心
有一段时间没更新小红书,再次更新的时候有点摸不着头脑,数据也不好
但是后来重新更新之后,每天又花下班后2小时琢磨选题,周末也琢磨,出去玩的时候在海边琢磨
然后数据就好起来了!手感也恢复了!流量也好起来了。
最近很重要的两个心得
1. 按时出摊
该做什么,到点就做
不要有很多幻想的困难
晚上睡前打开单词背就完事儿了
下午到点该发小红书就发
晚上要跑步机跑40分钟就跑
没那么多需要想的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事情很快就做完了
再回过头一看,
我去,都已经坚持一个月了
2. 天赋不会被收走,不用担心
有一段时间没更新小红书,再次更新的时候有点摸不着头脑,数据也不好
但是后来重新更新之后,每天又花下班后2小时琢磨选题,周末也琢磨,出去玩的时候在海边琢磨
然后数据就好起来了!手感也恢复了!流量也好起来了。